园聚三绝气象雄 | 点石园四尊石像生与华表落成,这是秋日的见证
九月的风,悄悄染黄了梧桐叶尖,夏日的热烈渐渐沉淀为初秋的深邃。点石园两处重要历史景观——石像生群与华表正式落成,为这个收获的季节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韵味。
《点石园三绝赞》
点石成金造化功,园聚三绝气象雄。
华表擎天通云汉,石生凝魄立苍穹。
牌坊叠影承今古,灵韵交融贯霓虹。
谁言金石无情物?千秋风骨在此中!
——刘杰
【馆长诗赞】圣旨博物馆副馆长刘杰特创作《点石园三绝赞》七律诗,以"点石成金"暗合园名,通过"通云汉""立苍穹"等壮美意象,赞颂华表之巍峨、石像之传神、牌坊之厚重。尾联"谁言金石无情物"点睛之笔,道出石刻中蕴含的千秋风骨与人文精神。
石像生——立於苍穹的无声史书
石像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中的瑰宝,通常陈列于帝王或贵族陵墓的神道两侧,以石人、石兽等仪卫性雕刻组成,象征着墓主生前的尊贵地位与荣耀。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,当时帝王陵前常设有石麒麟、石辟邪、石象、石马等象征皇权的雕刻,而人臣墓前则设置石羊、石虎、石人等以彰显其身份。
至明清时期,石像生制度臻于完善。《明会典》详细规定了不同品级官员可使用的石像生数量与种类,而《大清律》更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。这些石像生不仅是陵墓装饰,更是古代政治等级制度的实物见证。
清代捧诏颁旨文官石像生
明代持锏武官石像生
明代扶剑文官石像生
明代手持笏板文官石像生
这些石像生被塑造得庄重威严:文官手捧笏板,神情肃穆,体现"忠君爱国"、"清廉正直"的理想官僚形象;武将身披甲胄,手持兵器,孔武有力,展现"勇猛果敢"、"赤胆忠心"的军人风范。它们不仅是陵墓的护卫,更是为后世臣子树立的道德和行為楷模。
这些石像生是宏伟壮丽的古代艺术作品,是凝固的历史,是解读明代政治、文化、军事和礼仪制度的无字史书。它们不仅仅是陵墓的装饰,更是集政治象征、礼仪功能、道德教化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重要文化遗存。
圣旨博物馆理事长周庆明到现场指点
圣旨博物馆理事长周庆明先生亲临现场指导时强调:“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,我们特别为石像生安装了防晒防雨的保护架。这个保护架特邀江西专家精心设计,既确保保护功能,又兼顾美观。特意选用了象征中华民族的'中国红'作为主色调,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”
安装过程记录
华表——王朝象征
华表,又称表木、交午木、诽谤木、桓表、和表、望柱等,是中国传统的柱形标志性建筑,通常立于宫殿、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,既具装饰功能,又富含深远的象征意义。
华表承载着中国古代政治审美理想,体现了人们对政治运行的一般理想,在中国古代政治场域中集中表现为虚心纳谏、顺天保民、朝乾夕惕等圣王形象标准。
华表的造型极具象征意义:顶端的蹲兽形象与狮子、麒麟、无翅的辟邪相近,顶端飞翔腾跃的两翼取法自然祥云,柱身盘踞着远古神兽蟠龙,底座雕刻着精美的龙形花纹,所有这些元素都取材于自然或超自然事物。
通过融合这些自然元素形象,华表构筑了自身与超自然事物相接近的气质:龙的尊贵、麒麟的祥瑞、狮子的威严,带给人们以庄重肃穆的审美感受。
在点石园中,华表与石像生、牌坊共同形成"三绝交融"的磅礴气象,成为园中最重要的景观之一。
"同时,我们将华表安置在主展厅正门前,因为华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。这样的布局既彰显其庄严气势,又能让广大游客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威严与庄重。"周庆明介绍到。
秋日访园正当时
夏末初秋的点石园,别有一番韵味。烈日褪去了炙热,清风徐来,带着几分凉意,几分诗意。园中古树苍翠依旧,却已悄悄酝酿着金黄的蜕变。此时漫步园中,既能享受夏末的余韵,又能感受初秋的清爽,正是探访历史、品味艺术的绝佳时节。
在这宜人的季节里,巍峨的华表更显庄严挺拔,直指湛蓝如洗的秋空;四尊石像生静立园中,与渐黄的树叶相映成趣,仿佛在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变迁。秋阳为这些金石珍品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,让原本冷峻的石刻也变得柔和可亲。
欢迎您来到点石园,走近这些"凝固的历史",感受金石之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时代魂魄。在这里,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历史,每一处景观都在传承文化。